臺灣藜的介紹
臺灣藜(Chenopodium formosana Koidz.)是臺灣原住民栽培之重要作物,以食用、祭祀、釀酒為主要用途,更是臺灣的特有種。臺灣藜俗稱紅藜或赤藜,但因穀穗顏色從淺黃色至深紅色均有,顏色繽紛且豐富,為避免顏色而混淆名稱,因此正式命名為臺灣藜。臺灣藜為莧科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,花序為穗狀圓錐花序,植株高達2公尺以上,穗長可達1公尺,主梢和側梢都可結穀粒。種子可作為澱粉食用,又被稱偽榖類作物。
臺灣藜多以食用葉片和種子為主,其中種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,如:鉀、鈣、鎂、鈣與鐵等。此外亦富含許多機能性成分,如:甜菜紅素(Betacyanins)、甜菜黃素(Betaxanthins)、黃酮類(Flavonoids)等抗氧化物質。本團隊分析紅色與黃色臺灣藜穀穗抗氧化能力之差異性,從結果可知臺灣藜紅色穀穗類黃酮含量較高,而黃色穀穗則是總酚含量較高,顯示不同穀物顏色之臺灣藜,機能成分亦不相同 (Ye et al. 2021)。這些機能性成分可抗發炎、預防老化及心血管疾病、去除心血脂等功效。由此可知,臺灣藜除了食用穀物外,更具有醫療及保健的功效,因此臺灣藜的營養價值及機能性成分已逐漸受到重視。
建立臺灣藜生長栽培制度
臺灣藜栽種多分布於臺東與屏東地區,其中臺東地區原本耕種面積僅有20~40公頃,近年來因政府輔導栽培,臺灣藜耕作面積於2016年已提升至110公頃,評估2017年栽培面積為200公頃,一級產值可達1.8億元。由此可知,臺灣藜栽種面積已明顯增加,因此需建立臺灣藜生長與生產模式以提供生產者參考。因此本團隊根據臺灣藜生長特性,將生長期定義成8個時期,分別是育苗期、幼苗期、拔節期、抽穗期、開花期、穗轉色期、成熟期及採收期 (陳等 2020)。
臺灣藜地方品系眾多且顏色繽紛,本團隊則調查黃色、橘紅色、紅色與紅紫色四種不同顏色臺灣藜之產量,研究結果顯示橘紅色穀穗產量最高 (薛和趙 2016)。在臺灣藜生長期間也觀察到不同顏色穀穗之成熟期會不相同,因此進一步研究得知,橘(黃)色系於穀穗轉色前,會將光合產物轉運至穀穗以促進穗生長,穀穗收成時莖桿為綠色或淺橘色,被視為早熟品系,紅色系於穀穗轉色前,會將養分匯集於莖桿,使莖桿轉變成紅色(暗紅色)後,穀穗才開始生長,穀穗因而延遲轉色,被視為晚熟品系 (陳等 2020)。
近年來,政府積極扶植地方產業並推展原鄉特色,因此臺灣藜則成為原民部落重要推廣的作物之一。臺灣藜穀物因有繽紛的色彩,且臺灣藜花序從穗轉色期至收穫期約有一個月時間,若適當調整栽培技術即可延長穗轉色期,以促進觀光進而發展原民產業與推廣原民文化。本團隊在臺灣藜生長期間進行不同氮肥處理,探討在不同氮肥施用下是否可增加產量?抑或延遲穀穗生長?從研究結果得知提高氮肥量會延遲生殖生長期之農藝性狀如:抽穗期、開花期、穗轉色期與收穫期,但不會提高臺灣藜之產量 (簡等 2017)。由此可知栽培臺灣藜時調整氮肥施用量,可延長穗觀賞時間而促進觀光產業之發展。
改善臺灣藜生長環境
在農業生產系統中,農民均採用慣行農法從事作物生產,但在肥料施用時,氮肥使用量往往超過實際用量,不僅會浪費氮肥施用的成本,甚至會造成作物毒害而導致產量降低。此外,過剩的氮肥殘留於土壤中會使環境污染更加惡化。當土壤中氮還原為氣體態(一氧化氮或氧化亞氮),再與水反應後會形成硝酸。硝酸進而形成酸雨,對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皆具威脅。因此要在作物永續生產與生態多元發展間取得平衡時,氮肥合理化施用即是作物栽培時重要的關鍵。本團隊在臺灣藜生長期間施用不同比例之氮肥,探討氮肥施用量對臺灣藜產量之影響。從實驗結果得知,最佳肥料施用比例為氮素:磷酐:氧化鉀=100:50:50 (kg/ha) (簡等 2017)。
近幾年氣候變遷加劇,極端氣候不僅影響人類生活,更對作物生長環境造成極大傷害,因此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(UNFCCC COP26)中,呼籲締約國家應在2030年之前達到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,並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。政府也依循此規劃,積極推動淨零碳排與增加碳匯等政策。
作物在生產過程中會釋放溫室氣體,如:二氧化碳(CO2)甲烷(CH4)與氧化亞氮(N2O),其中N2O與氮肥施用量有關,因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即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。增加土壤碳匯(黃碳)則必須改變(善)作物栽培的制度,其中在作物生產過程中施用微生物可達到此目標。本團隊在栽培臺灣藜的過程中施用光合菌,從實驗結果證實臺灣藜經光合菌處理後不僅可促進植株生長,更可提高臺灣藜產量 (Sundar et al. 2023)。從結果可知,臺灣藜穗長增加35.5%,穗鮮重增加93.2%,千粒重增加13.8%。值得注意的是地下部的根長與根乾重,都分別增加119%和23.4%以上,這些地下部增加的生物量均會轉換成碳累積在土壤中。此外,將光合菌應用於水稻生產過程時亦獲得同樣結果 (Yen et al. 2022)。光合菌為紫色非硫細菌(Purple Non-Sulfur Bacteria,PNSB)可以固定大氣中的氮、溶解磷酸鹽、降低重金屬傷害、抑制淹水稻田的甲烷排放以及協助碳封存。以上特色使 PNSB 成為一種重要的微生物,不僅可改善植物生長並提高永續產量,亦可改善土壤肥力、減少環境污染 (Sundar and Chao 2022)。
臺灣藜可抵抗逆境侵害
藜麥(Chenopodium quinoa Willd.)原產於南美洲安地斯山區,主要分佈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,對於高鹽與乾旱等逆境均有很高耐受性。臺灣藜為藜麥的近親,目前對於臺灣藜耐逆境卻不清楚,因此本團隊分別探討臺灣藜在鹽害與乾旱逆境下之耐受力。首先取臺灣藜幼苗分別在不同氯化鈉濃度處理下,從實驗結果得知,臺灣藜幼苗在400 mM氯化鈉處理下仍有56%之存活率(一般海水鹽濃度為600 mM),顯示臺灣藜具有較佳之耐鹽能力 (Chao and Hsueh 2019)。進一步研究得知臺灣藜一方面具有完備的抗氧化系統,可解除自由基的侵害,另一方面是植株物外表具有鹽囊,可將多餘的鹽份送至體外鹽囊中儲存 (Chao and Hsueh 2019)。在耐乾旱逆境研究方面,本團隊取藜麥為對照組,探討臺灣藜是否可耐逆境及耐逆境的機制為何?從實驗結果得知,藜麥與臺灣藜均可抵抗逆境的侵害,只是耐逆境的滲透保護物質不同。在乾旱逆境下藜麥會產生較高的可溶性醣類,而臺灣藜則是脯胺酸 (Lin and Chao 2021)。
為了提升臺灣藜幼苗在逆境下的存活力,因此本團隊取臺灣藜幼苗,在正常環境下處理碳酸鈣,探討臺灣藜幼苗經鈣處理後是否可提升耐逆境能力。鈣為植物必要之營養元素,主要分布於細胞壁、內質網及液胞等胞器中,對植物生長、發育具有重要調節作用。從實驗結果得知,臺灣藜幼苗經5 mM碳酸鈣處理後可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,降低自由基的傷害,並提升作物對逆境之耐受力 (Chao et al. 2021)。
進一步探討臺灣藜在生長期間經碳酸鈣處理後,是否仍可維持耐逆境能力?本團隊在2020年的春季與2020年的秋季進行試驗。從試驗結果得知,僅有超氧岐化酶活性在兩季中均顯著提升,但驚喜的是發現鈣可以調節臺灣藜的生長期。在兩季試驗均發現到臺灣藜經鈣處理後,會使晚熟的紅色穀穗的臺灣藜變成早熟,而早熟的黃色穀穗的臺灣藜變成晚熟 (Jhang et al. 2022)。此結果顯示,臺灣藜可藉由鈣處理調節產期,使臺灣藜的生產更具有彈性。
臺灣藜副產品之應用
當臺灣藜穀物收成後,仍會殘留無用的莖桿、葉片及少許的穀穗,這些田間廢棄物僅能攪入田間當肥料,但會消耗人力進行處理,若不處理可能會汙染環境,或影響下一期作物耕犁時序,因此可將這些農業副產品加以利用,即可解決上述問題。本團隊將臺灣藜副產品在田間曬乾後,打碎製成液肥,或當成填入生產蕈菇太空包之原料。
臺灣藜液肥製成後,施用於水稻生長過程,初步結果可提高水稻產量。臺灣藜副產品添加於太空包中生產秀珍菇時,初步結果發現秀珍菇走菌的速度較快,且產量與一般市售無明顯差異,此結果顯示,臺灣藜副產品可取代木屑用量。根據臺灣伐木養菇議題之調查研究指出,生產菌菇所需的木屑量,相當於一年砍伐森林面積約2300公頃,因而每年減少8.8萬公噸CO2吸收量,若生產菌菇減少木屑使用量,即可增加森林對於碳的封存量(綠碳)。
結語
在氣候變遷下,水資源逐漸匱乏時,找尋營養價值高且需水量少的新興作物則是當務之急。聯合國已宣布在2013年設為【國際藜麥年】,因此在水資源匱乏下栽種臺灣藜則是最佳的選擇。目前臺灣藜推廣仍無法普及,可從幾個面向著手:1. 強化臺灣藜的食農教育,教導小學生認識臺灣藜,瞭解臺灣藜的營養價值與重要性;2. 育成臺灣藜的新品種,穩定臺灣藜的產值與機能性成分;3. 採收機械化,發展適合採收臺灣藜的收穫機,減少人力成本,提升採收效率。至此,上述問題若能逐步克服,未來不僅可提升臺灣藜實用性與機能性,更可增加臺灣藜副產品多元化之應用。
參考文獻
陳奕翔、李昆翰、馬賀、趙雲洋 (2020) 臺灣藜生長模式之建立。中華民國雜草學會會刊。41:27-39。
薛貽恩、趙雲洋 (2016) 不同顏色台灣藜生長性狀之研究。中華民國雜草會刊。37:31-46。
簡選、鄭旨彧、周信謙、趙雲洋 (2017) 不同氮肥量對台灣藜生長之影響。中華民國雜草學會會刊。38:1-12。
Chao Y.-Y. and Hsueh I.E.(2019) Insights into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salt stress tolerance in djulis (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.) sprouts. Journal of Plant Biology. 62:263~273
Chao Y.-Y., Wang,W.-J. and Liu Y.-T.(2021) Effect of calcium on the growth of djulis (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.) Sprouts. Agronomy. 11: 82.
Jhang,C.F., Sundar, L.S., Wu, W.B. and Chao Y.-Y. (2022) Exogenous calcium fertilizer supplementation regulates production period in djulis (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.). Plant Production Sciecne. 25 (4).421-433.
Lin P.-H. and Chao Y.-Y. (2021). Different drought-tolerant mechanisms in quinoa (Chenopodium quinoa Willd.) and djulis (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.) baed on physiological analysis. Plants 10(11):2279 -2295.
Sundar, L.S. and Chao Y.-Y. (2022) Potential of purple non-sulfur bacteria in sustainably enhancing the agronomic and physiological performances of rice. Agronomy. 12(10): 2347-2358.
Sundar, L.S., Chang, YT. and Chao Y.-Y. (2023) Investigating the efficacy of purple non-sulfur bacteria (PNSB) inoculation on djulis (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.) growth, yield, and maturity period modulation. Plant and Siol. 492.
Ye J.-W., Ong W. A. and Chao Y.-Y. (2021). Analysis of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different colour strain of djulis (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.). Int. J. Agriculture Innov. Technology Globa. 2(2)157-172
Yen, K.S., Sundar, L.S. and Chao Y.-Y. (2022) Foliar application of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enhances the rice crop growth and yield under field conditions. Plants. 11(19): 2452-2466.
作者簡介
本研究室研究方向以水稻和臺灣藜作物為主,分析耐逆境且具有高抗氧化能力作物之生理反應與耐逆境之機制,進而提高其他作物抗耐逆境之能力。此外,配合政府倡農業副產品再利用與永續農業的政策,本研究室會將臺灣藜副產品加值再利用,不僅可減少農業廢棄物的量,亦可提高臺灣藜的附加價值。